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yb体育官方

中共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的实施意见

  • 发布日期:2009/12/2 17:26:00
  • 【】
  • 【】
  • 浏览次数:1746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中发〔2008〕7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发[2009]18号)精神,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跨越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1)重要意义。残疾人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困难群体。目前,我市共有18.89万残疾人,占总人口6.21%。多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发展残疾人事业,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进一步改善,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残疾人事业重视不够、扶残助残意识不强等依然存在,服务残疾人的专业队伍、基础设施和经费投入等难以满足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残疾人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改善残疾人状况,充分发挥残疾人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要作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实现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充满活力的新忻州的重要任务。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促进残疾人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总体要求。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的原则,加大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落实力度,努力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进一步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全市残疾人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3)目标任务。到2015年,全市基本建立起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人人享有安全住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少年人人享有义务教育;到2020年,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根本改善,文化教育水平明显提高,就业更加充分,参与社会生活更加广泛,每个残疾人都能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真正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残疾人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对于自愿参保、参合但个人缴费确有困难的贫困残疾人,可由医疗救助基金或县级人民政府给予资助,确保残疾人参保、参合全覆盖。残疾等级为二级以上的残疾人免费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对就医的残疾人免收门诊挂号费,门诊诊疗费在50元以下的免收,在50-149元的减收50%,在150-299元的减收30%,在300元以上的减收10%;确需做ct、mri、彩色多普勒等大型设备检查时,按照规定收费标准减收10%;对住院及手术治疗者,住院15天以内床位费按照规定收费标准减收10%,15天以上减收5%,手术及麻醉各减收10%;女性因怀孕而进行检查时,免收产前检查费。对患大病的残疾人个人负担费用难以承受的给予大病医疗救助,将白内障复明手术、精神病入院治疗、残疾儿童医疗康复等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范围,对贫困残疾人肢体矫治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给予适当补助,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5)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全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内容。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康复机构,就近就便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对各类贫困残疾儿童实施康复医疗救助,逐步实现残疾儿童免费享受康复服务。加强社区残疾人卫生康复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边远地区和贫困残疾人康复难问题,扩大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面。推进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依托乡(镇)村卫生院(所)、学校和社会福利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农村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与服务。各级政府要按照残疾人康复服务覆盖率年增长15%的目标要求,按辖区人口每人每年不少于0.5元的标准落实康复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另外,还要通过彩票公益金、社会募捐等渠道筹措残疾人康复经费。
  (6)建立健全残疾预防体系。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和控制网络,广泛开展以社区、村为基础、以一级预防为重点的三级预防工作。注重婚前医学检查和孕产期优生检查,加强出生缺陷与残疾预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碘缺乏等疾病的监测与预防,建立出生缺陷与残疾监测网络,实施残疾报告制度。强化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交通安全和科学救护等措施,有效控制残疾的发生和发展。普及残疾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残疾预防意识。
  (7)保障残疾人基本生活。完善城乡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机制,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对生活困难的持证重度(二级以上)残疾人,要全部纳入当地社会保障范围,并要与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残疾人一起,按照分类施保的办法,提高补助水平,重点予以关照。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的残疾人,民政部门应当给予供养和救济。安置和照顾好残疾军人。继续实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各级财政要安排并逐步增加配套资金,在政府实施的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城市居民棚户区改造中,优先解决好贫困残疾人住房问题;对于符合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保障条件的贫困残疾人,要优先给予照顾。 
  (8)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险政策。确保城镇残疾职工按照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落实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政策,鼓励个体就业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当地政府要给予补贴。 
  (9)促进残疾人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社会福利政策,适当提高残疾人社会福利水平。重点做好残疾老人、残疾儿童和边远农村贫困残疾人的福利服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发行的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本级留成中安排不低于15%的公益金用于发展残疾人事业。充分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组织的作用,积极为残疾人事业筹集资金。鼓励和动员社会捐资助残,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 
  三、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 
  (10)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建立健全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为依托,以生活照料、医疗卫生、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维权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机构应当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惠优质服务。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服务业纳入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实施计划,加大残疾人专业服务机构的建设力度,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按规定减免税收和奖励等方式,鼓励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并逐步改善服务条件、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 
  (11)加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各级政府要将残疾人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公益性建设项目,在立项、规划、土地征收、税费减免等方面按规定给予支持。市财政要对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的扩建和设备配备给予支持,使其发挥效用,更好地为残疾人服务。逐步建设市、县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为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及老年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养护、技能培训、心理咨询等公益性、综合性服务。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残疾人文化体育需求。
  (12)加快无障碍建设和改造。严格执行有关无障碍建设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和行业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公共建筑、社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场所,要实行与无障碍设施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加快推进与残疾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住宅、社区、学校、福利机构、公共服务场所和设施的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有条件的地方要对贫困残疾人家庭住宅无障碍改造提供资助。对应建未建、应改未改、改变用途、破坏无障碍设施的,各级残联要加强监督,确保无障碍设施的完好和正常使用。公共停车区要优先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残疾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其随身必备辅助器具和导盲犬应予免费携带,盲人、肢体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工具。车站、图书馆、大型商场超市、公园、影剧院等公共服务场所要提供语音、文字提示和盲文、手语等无障碍服务,影视作品和节目加配字幕,网络、电子信息和通讯产品方便残疾人使用,忻州电视台要逐步开播手语节目,推进信息和交流无障碍。 
  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13)发展残疾人教育。全面普及加快发展残疾人九年义务教育,开展学前康复教育和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原平市和五台县要建立特殊教育学校,东部地区以市特殊教育学校、西部地区在五寨县建立忻州市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完善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各类教育并举的特殊教育格局,并逐年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落实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残疾考生政策,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入学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学生。免费进行残疾人扫盲教育,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培训,鼓励残疾人自学成才。盲文翻译和从事手语翻译并取得合格证书的残疾人工作者,享受工资收入15%的特殊岗位津贴,从事残疾人工作15年以上,并在本岗位上退休的,退休后保留特殊岗位津贴。在继续教育培训、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晋升、评优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予以优先照顾。建立扶残助学制度,确保残疾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或辍学,残疾学生、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优先享受减免学费、国家助学金、困难补助和国家助学贷款补贴等政策待遇。县以上设立扶残助学基金,通过财政预算、彩票公益金、社会募捐等渠道筹集资金,对贫困残疾学生和特困残疾人家庭子女进行资助,对优秀残疾人大学生和参加自学考试、远程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残疾人给予奖励。 
  (14)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在生产、经营、技术、资金、物资、土地使用等方面为残疾人就业创业给予倾斜。依法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兴办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工(农)疗机构、辅助性工场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录(聘)工作人员时,残疾人只要符合岗位要求,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国有企业要带头安置残疾人就业,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要优先安排下岗的残疾职工。建立残疾人就业年审制度。各级政府要积极扶持残疾人专产专营项目,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购买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的产品和服务。 
  (15)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要免费开展残疾人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服务工作,设立残疾人就业窗口,免收未就业残疾人人事档案、人事关系委托保管费,完善残疾人失业登记管理制度。定期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建立健全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同时,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政策,加大征收力度,加强监督管理。 
  (16)加强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将农村扶贫开发政策措施和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各级财政和扶贫部门要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扶贫资金和贷款贴息资金,支持兴办残疾人扶贫基地,开展农村残疾人生产实用技术培训,扶持残疾人从事种养业、手工业和多种经营。金融部门要积极落实专项扶贫贷款政策,确保残疾人扶贫贷款到户到人。 
  (17)繁荣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加大对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的经费投入,拓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积极组织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多渠道培养残疾人文艺体育人才,建立残疾人文艺体育人才的选拔、输送、训练、激励机制,定期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体育比赛,组织参加残疾人国内、国际比赛和交流,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残疾人、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进行表彰。残疾人运动员在重大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计入教练员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成绩。特殊教育学校要把培养学生文艺体育技能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开展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和专业人员培养。专业文化艺术团体、体育训练单位要支持选派专业教练员、指导教师、技术人员从事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利用专业团体的场地、设施、技术等优势协助培养残疾人文化体育专业人才。城市社区和农村要创造条件,提供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吸纳和组织残疾人参加文化体育活动。残疾人集中的单位要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城乡公共健身场所要配置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健身器材。公共图书馆要建立盲人图书室,配置盲文版书籍,为盲人提供有声读物。公园、动物园、烈士陵园、旅游区(点)、文化馆、展览馆、文化活动中心、科技活动中心、影剧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场所,要对参观游览的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的1至2名陪侍人员免费,并设立明确标识。 
  五、优化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社会环境 
  (18)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新闻媒体要开设专版专栏宣传残疾人事业,免费刊播残疾人事业公益广告,大力宣扬残疾人自强模范和扶残助残先进典型。教育部门要将人道主义思想纳入中小学德育教育内容。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人民团体及老龄协会等社会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残疾职工、残疾青年、残疾儿童、残疾妇女和残疾老人的扶助力度。组织好“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活动,继续开展红领巾助残、志愿者助残活动,开展无障碍城市、残疾人工作爱心城市创建活动,开展“自强模范”、“助残先进”评选活动,激励广大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融入社会,参与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19)加强残疾人事业法规体系和制度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山西省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和忻州市贯彻《山西省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规定》实施细则,保障残疾人参政议政的平等权益,尊重残疾人对相关立法和残疾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法制观念。建立有关部门和团体共同参与的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设立残疾人法律救助专项基金,对残疾人法律救助案件进行补贴。各级法院、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列为重点救助对象,依法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特别要在一些福利企业、残疾人聚集地、特教学校中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提高残疾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各级司法机关和执法部门要加大对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依法打击各种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20)加强残疾人事业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支持开展残疾人事业国际交流与合作。以残疾人文化、体育、职业技能比赛等为载体,拓展国际交流合作领域,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 
  六、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组织领导 
  (21)完善残疾人工作领导体制。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党委和政府要分别明确一位领导同志联系和分管残疾人工作,定期听取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
  (22)建立残疾人工作考核机制。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作用,每半年或不定期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和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强化工作职责,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督促检查,推进残疾人工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和分工,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水平。市、县两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要对各县(市、区)、各乡镇(街道)进行年度考核,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23)建立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各地要认真落实上级对残疾人重点扶助项目的配套资金,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和专业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改造等项目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重点予以解决。残疾人事业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加强对残疾人事业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24)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残联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参与残疾人事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发挥其联系残疾人的桥梁纽带作用,并对残联承办的社会事务和专业服务项目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各级人大、政协要吸收同级残联组织和优秀残疾人代表参与民主管理,拓宽残疾人组织和残疾人民主参与渠道。各级残联要切实履行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努力为残疾人服务,发展和管理残疾人事业。健全县乡两级残联组织,解决好人员待遇问题,为残疾人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村和社区成立残疾人协会。 
  (25)加强残疾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认真执行残联领导干部双重管理有关规定,配齐配强各级残联领导班子。县以上残联按规定配备残疾人干部,要做好残疾人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推进残疾人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专业化,逐步建立相关专业技术职务系列和任职资格评定体系。选聘好乡村两级残疾人专职委员,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壮大助残志愿者队伍。
  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实施意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来源:忻州市残联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