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摘要)
- 发布日期:2022/3/25 17:54:00
- 【】
- 【】
- 【】
- 浏览次数:12800
(2021年4月9日)
第一章 坚决扛起蹚出新路来历史使命,奋力实现转型出雏型宏伟目标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省转型出雏型的关键期,必须自觉把我省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全面落实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
第一节 “十三五”发展成就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发展进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沿着转型发展的金光大道砥砺奋进,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入破题、全面推进,高质量转型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治晋兴晋强晋呈现良好态势,“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转型综改打下坚实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主要表现在: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城乡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改革开放实现历史性突破。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建成投运。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第二节 “十四五”发展环境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
我省正处于资源型经济从成熟期到衰退期的演变阶段,未来5—10年正是转型发展的窗口期、关键期。进入新发展阶段,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也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
综合判断,全省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转型发展集中发力、稳步向前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高质量转型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三节 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领,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把创新驱动放在转型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不断在“六新”上取得突破,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奋力争先,确保实现转型出雏型,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开好局、起好步。
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系统观念。
第四节 战略定位
坚持胸怀“两个大局”,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特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山西发展的战略定位是:
——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
——京津冀一体化重要成员。
——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特色优势有机旱作农业科研和功能食品生产基地。
——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华北地区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拱卫首都安全“护城河”。
第五节 主要目标
我省到2035年的远景目标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经过十五年的努力,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经济总量达到全国中游水平,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一流创新生态基本形成。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
——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形成。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新高地基本形成。
——城乡融合发展形态基本形成。
——更加健全完善的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在全国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基本形成。
“十四五”主要指标
经济发展(6个)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规上工业企业数量
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
创新驱动(8个)
研发经费投入增长
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数量
大科学装置数量
省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创新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数量
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数量
“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
国家a类学科数量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六新”突破与产业升级(7个)
5g网络用户普及率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新材料生产企业营业收入增速
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
新产品开发项目数量年均增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绿色生态(5个)
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栿类水体比例
森林覆盖率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百分比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百分比
人的全面发展(10个)
从业人员持证率
全社会劳动力持证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城镇调查失业率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
人均预期寿命
体育人口占比
安全保障(2个)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章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打造核心竞争力
把创新驱动放在转型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坚持“四个面向”,进一步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厚植创新优势,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的潜力和动能,努力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
第一节 实施一流创新工程
以补短板、建优势、强能力为方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深入推进“111”“1331”“136”等创新工程,在重点领域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山西实践”,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山西能力”。
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
超常规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第二节 建设一流创新平台
聚焦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围绕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努力建设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高地,力争国家实验室、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超算中心实现三个“零”的突破。
完善重点实验室体系。
打造高校创新高地。
创建新型研发机构。
引进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第三节 培育一流创新主体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最大程度激发创新动力、释放创新活力、挖掘创新潜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培育引进各类创新主体。
推进中试熟化基地建设。
高水平推进智创城建设。
第四节 汇聚一流创新人才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引育并举、刚柔结合、以用为本,创新人才机制,优化人才环境,提升人才服务水平,让各类人才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各尽其才,为转型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撑。
创优环境引才。
创新机制用才。
加强人才服务。
第五节 创设一流创新制度
以虚怀若谷、学习借鉴的态度吸收消化“他山之石”,以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精神加强制度创新,强化科技同发展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形成有利于早出成果、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深化重点环节改革。
健全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体制。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促进科技开放合作。
第六节厚植一流创新文化
在全社会树立崇尚科学、崇尚创新、崇尚人才的鲜明导向,注重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形成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氛围。
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
全面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建立健全创新容错机制。
完善科研诚信和科技伦理治理体系。
第三章 实施换道领跑战略,抢占“六新”发展制高点
把“六新”突破作为“蹚新路”的方向目标、路径要求和战略举措,紧跟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变革趋势,找准推动“六新”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勇于打破资源路径依赖,先行布局发展未来产业,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打好“六新”攻坚战决胜战。
第一节 适度超前布局新基建
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数字经济时代转型发展“加速器”,坚持系统布局、率先发展,到“十四五”末,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结构均衡合理,成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标杆省份,对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明显增强。
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
超前布局创新基础设施。
第二节 瞄准前沿突破新技术
把培育新技术作为换道领跑、弯道超车的关键之举,体系化布局技术路线图、项目清单,努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加快实现更多具有标志意义的自主创新突破,促进新技术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推进新技术推广示范。
第三节 抢占先机发展新材料
把新材料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石和先导,围绕保障大飞机、微电子制造等重点领域,实施产业能力提升、延链补链招商、产品应用保障三大工程,提升新材料竞争力,打造转型发展支柱产业。到2025年,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
加快半导体材料提质升级。
积极培育合成生物新材料。
做精做优先进金属材料。
第四节 聚焦高端打造新装备
把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转型发展的重中之重,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实施产业生态培育、产业基础再造、智能绿色升级、先进集群打造、制造服务增值、央地先进产业融合六大工程,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迈进。
打造国家级优势装备产业基地。
赋能提质传统特色新装备。
第五节 发挥优势做强新产品
把新产品作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集中体现,聚焦“国家所需、山西所能”,系统推进创新链条激活、供给场景优化、山西品牌打造、创新主体壮大、跨界融合联动、生态绿色发展、开放体系赋能等七大任务,加快研发制造科技含量高、品牌附加值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的新产品,打响山西品牌。
探索开发未来新产品。
提升改造先进新产品。
做优做强特色新产品。
第六节 跨界融通培育新业态
突出数字化引领、撬动、赋能作用,着力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鼓励支持和规范各类新业态创新发展。
发展智能制造新业态。
打造文化特色新业态。
培育跨界融合新业态。
第四章 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
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聚焦战略重点,集中优势资源,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协同优化产业生态,努力在有创新性、超前性、先导性、引领性和基础性的产业领域打造集群,为构建支撑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 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实施培育壮大新动能专项行动计划,坚持政策保障、前瞻布局、创新引领、重点突破,打造1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一批全国重要的新兴产业制造基地。到“十四五”末,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拐点显现,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
主动参与国家海洋战略。
第二节 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大力推动“智能 ”技改,做强做优做绿焦化、钢铁传统千亿级产业,加快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推动产业提质升级。
推动焦化产业绿色发展。
加快提升钢铁行业竞争力。
第三节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专业化、高端化、品质化为导向,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扎实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
推动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发展。
推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第五章 实施优势转换战略,做好现代能源经济大文章
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深化“五大基地”建设,加快清洁能源转型,推动能源优势转换,初步构建起安全高效、智能绿色、开放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强化能源产业对转型出雏型的支撑,全面完成中央赋予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任务。
第一节 构建绿色多元供应体系
建设煤炭绿色开发利用基地、非常规天然气基地、电力外送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促进新能源增长、消纳和储能协调有序发展,推动多能互补开发,形成绿色多元能源供应体系。
加快煤炭绿色低碳清洁高效开发利用。
推动非常规天然气高质量发展。
提升清洁电力发展水平。
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
第二节 构建绿色低碳消费体系
主动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用能结构和方式变革,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升城乡优质用能水平,建立完善有利于能源节约使用、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体系。
积极实施节能优先。
加大清洁能源替代力度。
大力提升民生用能品质。
第三节 提升能源开放合作水平
遵循能源行业发展规律,深化能源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加强能源宽领域、多层次、全产业链合作,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
深化省属能源企业改革。
加强跨区域能源合作。
打造高端交流合作平台。
第六章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
紧紧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注重需求侧管理,更好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作用,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加快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担当作为。
第一节 深度参与全国全球经济分工
抓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的战略窗口期,加快培育我省消费引领型的内需体系、垂直贯通的产业链体系、高效协同的供应链体系、互利共赢的价值链体系、内外融合的市场体系,建设支撑国内大循环、服务双循环的重要战略节点。
主动嵌入全球制造业产业链。
实施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工程。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第二节 增强消费主引擎作用
把消费作为引领经济循环的主要驱动力,增强消费基础性作用,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开拓城乡消费市场,形成消费升级引领供给创新、供给提升创造消费新增长点的良性循环。
发挥传统消费主体作用。
加快发展新型消费。
第三节 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树牢“项目为王”鲜明导向,发挥投资在转变方式、优化结构、转换动力中的关键作用,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力度,全面提高投资精准有效性,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
聚焦重点领域扩大投资。
持续开展转型项目建设。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第七章 实施数字山西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贯彻落实“网络强国”战略部署,抢抓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发展机遇,全面立体构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体系,着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互促共进,加快数字山西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第一节 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坚持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我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加快示范平台建设,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技术应用先导区、数字产业发展集聚区。
加快关键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打造形成数字经济新实体。
建设虚拟产业园和产业基地。
第二节 加快推动产业数字化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培育产业平台化发展生态。
着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第三节 加快推动治理数字化
深化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深度融合,构建数字生活新服务体系,加快实现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开展数字乡村建设。
构建数字民生体系。
提高数字政府水平。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重塑政务信息化管理架构、业务架构、技术架构,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政务新机制、新平台、新渠道,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推进电子政务云建设,打造山西政务服务一体化综合平台,加快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建设完善省级政务云平台,推动部门数据资源向省级政务云平台集聚,打响“一网通办”山西品牌。提升司法服务智能化水平。建设全省“互联网 监管”系统,提升政府统计监测和决策分析水平。
第四节 加快推动数据价值化
实施数据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数字经济创新要素高效配置,构建数据基础服务体系,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安全有序推动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数据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价值转化。
规范数据采集与共享。
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夯实数字安全基础。
第八章 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按照“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镇化新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规模,强化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力、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聚力打造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强大核心引擎。
第一节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加快构建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全面实施国土空间规划。
强化国土空间监测监管。
第二节 加快“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城镇化建设
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以太原都市区、省域副中心城市、市域中心城市建设为载体,打造区域中心增长极,构建一主引领、三副联动、六心协同的新格局。
构建太原都市区高质量发展增长极。
因地制宜发展大同、长治、临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立完善副中心城市非均衡发展机制,支撑和带动晋北、晋东南和晋南地区组团式发展,打造联动周边跨省区域的高能增长极。
支持市域中心城市特色发展。
加强中心城市协同发展。
第三节 全面提升城市内涵品质
坚持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品质化发展,推动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建设充满创新活力、富有特色魅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
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
完善住房市场和保障体系。
第四节 高质量建设大县城
深入实施大县城战略,坚持补短板强弱项,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引导优势要素资源向县城集中,大幅提升就地城镇化水平,增强辐射带动乡村发展能力。
强化县城集聚辐射带动能力。
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
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
第五节 推动城乡深度融合
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关键,深化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健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机制。
建立基础设施一体化体制机制。
第九章 实施农业“特”“优”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以三大省级战略为引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为支撑,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底线任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创新开放绿色融合富民发展,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第一节 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大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开展第一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农业加快由生产型向市场型转变、家庭型向融合型转变、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靠山吃山型”向“两山理论型”转变。
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
培育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
第二节 深入实施三大省级战略
以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为导向,以三大省级战略引领农业转型发展全局,用好“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和“东药材西干果”商贸平台,让更多山西优质产品走出去。
高水平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山西农谷)。
深化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建设。
加快运城水果出口平台建设。
第三节 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按照“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家园。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第四节 深化农村重点改革
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以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推动农业农村综合改革,着力破除制约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健全新时代“三农”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乡村振兴的动力和活力。
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统筹推进“三支队伍”改革。
第五节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保持脱贫攻坚目标完成后5年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项分类优化调整现有帮扶政策,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转型、有序过渡,接续推动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有机贯通。
建立健全有效对接机制。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项目全域覆盖、集群发展。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巩固成果防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强化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动态监测,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及时帮扶,动态清零。用好防贫保险,防止返贫和新的致贫。坚持普惠和倾斜相结合,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强化低保、医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残疾人帮扶等综合性兜底保障措施,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等机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广泛参与帮扶。
第十章 实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构筑体制机制新优势
聚焦改革开路、制度开放,擦亮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金字招牌”,发挥好重大改革的突破性、先导性、牵引性作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更深层次的改革引领转型,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发展,率先构筑全面转型的体制机制,建设走在时代前列的转型综改“新特区”。
第一节 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提升开发区改革创新能级。
第二节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深化市场化改革,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提高要素质量和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
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的要素市场。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抓住国家降低外资准入门槛、扩大产业开放的有利机遇,着力补齐外资外经外贸短板,以制度创新提升开放水平,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迈出更大步伐。
高起点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
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第四节 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树立内陆和沿海同处开放一线的理念,坚持对内开放和对外开放相结合,联结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推进开放大通道大平台建设,培育开放型经济主体,营造开放型经济环境,积极与国内外地区开展宽领域、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交流,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大商圈建设。
深度融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
积极开展民间对外交往。
提升对外开放平台功能。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第五节 不断提升地方政府经济治理能力
创新政府经济治理的理念和方式,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科学性、协同性,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以政府有形之手促进市场无形之手更好发挥作用。
完善地方经济治理。
建立地方现代财税金融体制。
深化放管服效改革。
第十一章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熔铸发展软实力
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化人,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改革文化体制,用好壮美自然风光、不朽文化遗产、宝贵红色基因,充分挖掘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富矿”,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转型发展之路。
第一节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强化宣传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为转型发展蹚新路凝心聚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
第二节 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加快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富有特色和魅力的文化强省、旅游强省。
建设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加快建设精品景区。
推动文旅融合创新。
培育文化会展产业。
第三节 加强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
以上对五千年文明负责、下对子孙后代负责的历史担当,坚持保护第一、守正创新,保护传承历史文化,讲好文化故事,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框架体系,让文旅有灵魂,不断提高山西文旅吸引力。
挖掘活化文化资源。
完善文物保护体系。
加强非遗保护传承。
第四节 创新文化服务供给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和高品质生活需求。
繁荣文艺创作生产。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十二章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践行两山理论示范区
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两山七河一流域”为主战场,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原则,山水林田湖草一体治理,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转型发展蹚新路的鲜明特征,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
第一节 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黄河流经县和流域县、沿黄沿汾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两带两屏”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空间格局,全面提升黄河生态系统质量和生态价值,推动黄河成为造福三晋人民的幸福河。
有序开展水土流失治理。
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建设。
加快完善防洪抗旱体系。
第二节 加强“两山”生态保护和修复
坚持高标准保护,全面推进森林、草原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大规模营造生态林,多树种配置景观林,促进绿化彩化财化同步推进,增绿增景增收有机统一,提高生态系统承载能力,构筑黄河中游生态屏障和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
筑牢太行山吕梁山绿色生态屏障。
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第三节 推进“七河”生态修复治理
坚持以水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为核心,统筹水资源节约利用,开展水生态评估,维护水生态安全格局,实现七河清水永续长流。
实施“七河”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统筹推进“五水综改”。
开展“五湖”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强岩溶大泉和湿地保护。
第四节 深入推进污染防治
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系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稳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
加强土壤环境质量安全保障。
第五节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和生活方式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打造绿色发展的产业体系、经济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创建绿色低碳生活。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动。
第六节 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
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建立健全环境治理体系。
第十三章 实施技能富民战略,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构建全生命周期、大健康格局、终身学习型、知识技能型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过上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高品质生活。
第一节 建设人人持证技能社会
深入推进“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基础性战略工程,提高持证率和高技能人才占比率,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动力源泉。
实施全民技能提升工程。
深化产教融合试点。
健全劳务市场体系。
第二节 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支持性政策。
鼓励创业带动高质量就业。
加强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和援助。做好零就业家庭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托底保障工作。实行就业困难人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
推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第三节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灵活运用三次分配制度优化财富分配格局,持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多渠道拓展居民收入。
优化生产要素分配。
第四节 构建公平优质教育体系
着眼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调整优化结构布局,促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变革性重塑高等教育。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建设学习型社会。
第五节 建设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
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现代化、均等化、社会化、数字化水平,建设体育山西、健康山西、幸福山西。
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
深化县级医疗集团改革。
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升级版。
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
实施全民健身工程。
第六节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提升统筹层次和水平,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基本社会保险体系。
建立健全基本福利制度。优化儿童福利机构布局和功能,将儿童福利机构纳入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并向贫困家庭残疾儿童开放服务。完善“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的“四位一体”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制。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制机制和帮扶政策,建立健全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补充,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缩小救助标准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规范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的照料服务。加强社会救助信息化建设,实施“智慧救助”工程。加强社会救助政策与养老服务、残疾人帮扶政策的衔接,探索开展社会救助服务。
第七节 构筑人口均衡发展格局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完善人口长期发展战略,加快人口数量红利向质量红利、结构红利、人才红利转变。
完善人口发展支持政策。加大对残疾人家庭、贫困家庭、老年空巢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帮扶支持力度。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托养照料和康复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社区康复。健全残疾人教育体系,对残疾儿童普惠性学前教育予以资助,对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残疾人按规定提供免费就业创业服务。加强残疾人友好环境建设,完善城乡无障碍设施,推动信息无障碍发布,推动公共文化体育场所免费或低收费向残疾人开放。发展残疾人慈善事业,培育服务残疾人的社会组织和企业。
第十四章 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书写治晋兴晋强晋新篇章
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必须坚持以“第一责任”领导保障“第一要务”,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治晋兴晋强晋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汇聚起“山西之治”的强大合力,为转型发展蹚新路提供坚强保障。
第一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深化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根本”规律性认识,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坚定践行初心使命。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
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第二节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强法治山西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调动好、保护好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转型发展的强大合力。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加快建设法治山西。
第三节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突出项目化抓工作的方式和结果导向的理念,完善制度体系,创新治理方式,推动治理全方位变革,不断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和发展动能。
加快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健全“三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
第四节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西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以人民生命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
全面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
加强国防动员及民兵预备役建设。
第五节 健全规划体系实施机制
加强统一领导、协调各方,调控引导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预期,形成推进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
加强统一规划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规划落实的督查考核评估机制。细化分解规划《纲要》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指标和战略任务,明确牵头单位和工作责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财政预算年度计划依照本规划《纲要》,明确年度目标、指标任务和推进措施。建立健全规划实施和重大任务、重大项目督导机制。建设省级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各类规划统一管理,跟踪监测规划实施进程。开展规划实施的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鼓励开展第三方评估。完善规划实施督查考核机制,将规划实施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
- 发布日期:2022/3/25 17:54:00
- 【】
- 【】
- 【】
- 浏览次数:12800